標題: Alicia Keys《Girl on Fire》:一人分飾兩角 [打印本頁] 作者: 老鼠不逮貓 時間: 2012-12-5 16:35 標題: Alicia Keys《Girl on Fire》:一人分飾兩角 似乎不止一次 Alicia Keys用錄音室專輯來標榜“脫胎換骨”“蛻變”“自由”“真我”等主題,早有《As I Am》和《The Element of Freedom》,現(xiàn)在有《Girl on Fire》。從社會身份轉變的角度來看,沒有什么事情比當媽生娃更能改變Alicia Keys的心路軌跡,所以《Girl on Fire》自然而然成了她的育兒經。從《When It’s All Over》中兒子Egypt意料之內地獻聲,到《Girl on Fire》錄影帶里詭異家居生活寫照,這個專輯的Alicia Keys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家庭主婦,創(chuàng)作激情與相夫教子齊飛。
但回過頭來想想最開始的《Fallin’》,到近期一些的《Empire State of Mind》,大伙心目中的Alicia Keys向來不吃人家煙火,渾身散發(fā)著“創(chuàng)作才女”才有的獨特韻味。眼看她組織了娛樂圈幸福模范家庭,所有的韻味都逐漸被母性光輝替代,總有一種莫名的失落。就如同《Girl on Fire》這專輯的前半部,平淡得就像家里燒的飯菜,溫情有余創(chuàng)意不足。截止至《Fire We Make》之前,《Girl on Fire》里的Alicia Keys聽起來就跟其他人沒差,而這樣的評價出現(xiàn)在她身上是難以接受的!大伙兒聽Alicia Keys,要的就是那獨一無二的旋律和唱腔,當柴米醬醋鹽與仙氣相沖,這攪和的味道一點都不誘人。
然而就在我們幾乎被不斷單音重復的《Brand New Day》和有氣無力的《Girl on Fire》折磨疲乏的時候,事情出現(xiàn)了轉機,Alicia Keys與Maxwell合唱的《Fire We Make》讓專輯突然有了生氣。這是幾乎零出錯的組合,Alicia Keys充滿水分的嗓音搭配Maxwell最標志性的電吉他,頓時把專輯從混沌邊緣拉回來桃花源。接下來的幾首曲子也似乎立刻爭氣了不少:與Emeli Sande惺惺相惜的《Not Even the King》、俏皮性感的雷鬼作品《Limitedless》、平實感人的《One Thing》以及精彩絕倫的結尾曲《101》……可以說,這專輯從中段起完全變了個樣,前半段是手拿鍋鏟的阿媽,后半段是輕敲琴鍵的歌姬,區(qū)別不止是一點點。
單看哪一個部分來評價這精神分裂向的專輯都是不公平的,單曲評論更合適《Girl on Fire》。折中做法是從你愛的那首歌開始聽,跳過那些過分“凡人”或過分“女神”的部分。換句話說,《Girl on Fire》在專輯整體結構處理上比較失敗,但單曲制作卻基本滿足了Alicia Keys新舊角色定位的需求。我只希望她在擁抱新生活的同時,別忘掉這幫依然在流行特色過濃的R&B里上下求索的歌迷,畢竟給予咱們“天外飛仙”般希冀的女歌手一直是她。